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被古人賦予成了象征愛情的節日,相傳只有在七夕這**,分個兩邊的牛郎織女才能彼此相見,如今七夕節也是比較受歡迎的節日,那么2018七夕節是哪天?七夕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2018年七夕是幾月幾日?
2018年8月17日,農歷七月初七,星期五。
七夕節由來是什么?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于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來自于牛郎與織女的傳說。由于古代女子希望以織女為榜樣。所以每逢七姐誕,她們都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的姻緣,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
七夕*早來源于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
北斗七星的**顆星叫魁星,又稱魁*。后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早七夕來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如“七七四十九天”等。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的做法,在日語中尚有保留。
另外,“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節傳說是什么?
傳說七夕節是一年一度牛郎織女和兩個孩子相會的日子。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剩下織女。
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楹?,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椗€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后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后,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們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
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準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七夕坐看牽??椗?,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椗且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于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